当你对一个故事的内容没有一致的看法时,你怎么讲这个故事?这是帝国战争博物馆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它正在举办一个关于北爱尔兰问题的新展览。
《北爱尔兰:与麻烦共存》是伦敦博物馆首次对二战以来英国军队最大规模的部署进行详细考察。在30年的战斗中,超过25万的军队穿过了这个省,然而,也许是由于其复杂性,这场冲突在爱尔兰海的这一边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至少在通俗历史上是这样。毕竟,你怎么能处理这样一个时期呢?在这个时期,每个事件都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被完全不同地感知。
“从一开始,我就非常热衷于让这次展览讲述北爱尔兰人民的声音,”策展人克雷格·默里(Craig Murray)说。“我们经常从政治家、政治评论员和记者那里听到这句话,但我们除了在采访中听到这些人的声音外,不会听到这些话。你将听到的是他们的生活经历,是他们的真相,他们可以不加评判地说出来。
“如果认为帝国战争博物馆可以讲述一个更清晰、更好的关于“麻烦”的故事,那就太天真了。没有一个单一的叙述贯穿整个麻烦,人们甚至会同意。”
这就是《与麻烦共存》带领游客走过这段争议不断的时期的方式,这段时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耶稣受难日协议》签署25年后,这不是大卫·特林布尔(David Trimble)或约翰·休谟(John Hume)的故事,甚至不是格里·亚当斯(Gerry Adams)或伊恩·佩斯利(Ian Paisley)的故事。这是一个由共和派和保皇派准军事部队、英国士兵、当地警察以及最恰当的普通民众讲述的30年冲突的故事。
两种观点的第一手证词被并排展示,提醒人们在一个渴望说出“我的真相”被广泛嘲笑的时代,在这个最复杂的冲突中,所有的回忆都是主观的和有争议的。
只有介绍性的影片——对400年历史的一个非常简短的回顾——可以被看作是客观的。第二个房间里记载的是1970年6月27日至28日的夜晚,在贝尔法斯特的圣马修教堂附近,在共和派的短线和保皇派的纽汤纳德路的交汇处,发生了暴力事件。三人死亡,两名忠诚者和一名共和党人。一名爱尔兰共和军成员将其描述为一场“激烈的枪战”,而一名忠诚的对手则表示“没有战斗”,只有一方有武器。这次展览不会对这种分歧作出裁决。
在其他地方,我们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高度暴力,在一个由鼓声和警笛的双重声音所唤起的房间里,以及受“麻烦”影响的人们的日常经历。它还触及了那些在宗派分歧之外挣扎于其他身份问题的人们的生活。同性恋社区和杰恩·奥洛伦达(Jayne Olorunda)对作为一个混血家庭搬到贝尔法斯特的不同地区做出了贡献:“你会搬进来,很明显,他们首先看到的是这个家庭的混血。然后,当他们真正开始和你说话时,如果你在一个天主教地区,'哦,但你不支持爱尔兰共和军'。如果你在新教地区,那就是,‘是的,你可能讨厌爱尔兰共和军,但你是天主教徒’。所以无论你在哪里,都没有合适的地方。”
正是对普通人试图处理他们生活中的异常的描述,使展览如此强大。海报上展示的是卡通松鼠塔菲,这只松鼠在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以教孩子们如何过马路而闻名;在北爱尔兰,他被派去告诉他们不要在街上捡奇怪的东西,以防它们被发现是一枚管状炸弹。
展览以一段拍摄精美的蒙太奇电影结束,从北爱尔兰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色到被铁丝网包围的警察局,伴随着人们对该省未来的看法。这些观点很少是乐观的——我们被提醒,在签署有效结束战争的协议25年后,北爱尔兰仍有未解决的问题。它也有英国脱欧的贸易和边境问题(55.8%的人投票反对,尽管它得到了民主统一党的热情支持)。悲观主义使两个群体团结在一起。
默里说:“我这样做的动机之一是增加对这里的麻烦的了解,在水的这一边,因为它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这次展览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北爱尔兰:与麻烦共存》将在IWM展出至2024年1月7日